你的位置:首 页组工文萃 》正文

寒泉沟的“老井”话家乡十年“巨变”

来源:中共渭源县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2-11-16 10:01    阅读次数:    选择字号:T|T

近日,共产党员网先锋文汇征集“我们这十年 圆梦新时代”为主题的稿件,希望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一起记录十年间经历见证的最难忘的变化,分享心中最闪亮的圆梦故事,以一个个小梦想的实现,串起这十年的美好图景。出生于北方农村的我,经历并见证了北方一个小山村从无到有、从贫穷到致富的点点滴滴。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农村供水问题,提出“要让农村人口喝上放心水,不能把饮水不安全问题带入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以来,数以万计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中华大地上全面铺开,翻山越岭的管网,见证着要让所有农村人口喝上放心水的决心和意志,这些管网也让我不禁想起家乡那口消失的老井。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曾几何时,老家流传着“一碗油换不了一碗水”的说法,寒泉沟,一个地处西北深山的村庄,也躲不过“吃水难”的困境。寒泉沟村头的那口老井,虽然已经消失,但在岁月的长河中,它哺育了整个村庄,它的每一滴水都是历史的“见证人”,映射着寒泉沟人们一步步走来的艰辛和不易,记载着家乡的变化与发展。

  记忆中的老井位于村头山崖之间,三面环山,周围鲜有树木。曾经的老井,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历经多少悲欢故事,浸润着祖辈勤的汗水,用它的深邃包容着,让这一方热土更加温馨亲切!

  数十年间,我们村子40余户人家,吃水靠的就是村头那口老井。其实,那口老井不应该称为水井,充其量算是一眼深一点的泉水罢了,开口仅有一米宽,深度也不足一米,人们只需弯腰就能取到水。听老人说,老井刚开始的时候水源丰富,整个村子的人畜用水,全靠那口老井,老井的水时常会漫出井口流向山下的沟里。不过那口老井的水质并不好,常常是浑浊的,吃起来也是咸咸的味道,但是,在村民看来,它算得上是最甘甜的引水了。毕竟,那源源不断的井水,滋养了一代代勤劳淳朴的父老乡亲,那小小的井口,映照出了一个个酸甜苦辣的乡村故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由于水位下降,村民便将老井挖得更深了一点,记忆中也有三米深了,周围全是黄土,因为水分渗入,黄土成泥状,很难固定周围的土基,所以老井常被周边的黄土掩埋,村民会定期进行“淘井”,这样就能保证大家的用水了。我们村交通信息相对堵塞,经济也落后一些,没有先进的技术支持,水井是无法再继续深挖了,于是村民找来木材,围成一个四边形的梯子,直接从井底撑起,在梯子外围堆入石块,水井暂时是牢固了。因为老井的出水量少得可怜,在外面是根本取不到水的,人们只能从四面的梯子下到井底去舀水。人们趁着半夜在井边排成长队,一个个只为挑桶水回家。井底呈现一个“马勺”状的小坑,挑水的人等这个“马勺”状的坑里水满了,就舀到桶子里面,一天下来,每家每户一般只能挑到两桶浑浊不堪的井水。那种艰难,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无法想象的。家里吃水都很拮据,往往是洗过菜的水要用来洗锅洗碗,洗完再用来喂牲畜。记忆中的爷爷洗脸,总是含一口水,先喷到手上,再用洗湿的的双手搓洗脸颊。其实,我们大多习惯在洗脸的时候将盆子倾斜过来,这样就显得水多一点。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实施雨水集流工程,家家户户挖掘了水窖,那口老井也减轻了“负担”,它仅供周边几户人家用水,几乎成了“备用井”,也没有人再进行“淘井”等打理,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些水,再后来就彻底干涸了。

  如今,乡村振兴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城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里有了自来水,年轻人逐渐遗忘了老井,只有老一辈依然记得那是祖辈为了全村水源而挖掘的水井。后来,在修建“村村通”道路时候,老井的位置也在修路的过程中被填埋,周边种植了树木、花草,现在很少有人知道那里曾经有一口老井,撑起了一个村庄几百号人用水的一个时代。

  引洮供水工程是甘肃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引水渠线最长、覆盖范围最广、受益群众最多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它的实施,改写了我们村“吃水难”的历史。如今的寒泉沟,家家户户都连通了自来水,水质清澈,水味清甜。按理说,现在的我们,可以“大方”的用水了,但是这里的人们传承了节约用水的美德,甚至,在洗脸的时候,还是习惯性把盆子倾斜过来……

  寒泉沟的“老井”消失了,数十年来映照着历史的变迁,也留痕难以忘怀的乡愁。家乡,在时代奔流的进程中蜕变成了符号,老家那口老井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退出了时代舞台,深埋在黄土地里,后人甚至不知它原本的位置,但是老井见证的那段难忘的历史,永远厚植在我们的心底。

  现在,这口消失的老井,成了一抹温热的回忆,一处寂静的乡愁……(秦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