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 页他山之石 》正文

河南清丰:书写抓党建促脱贫“菇”事

来源:中共渭源县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9-02-13 08:48    阅读次数:    选择字号:T|T

清丰县是河南省贫困人口超3万人的五县之一,脱贫形势十分严峻。为打赢新形势下脱贫攻坚战,该县发挥党建统领推动保障作用,依托食用菌产业传统优势,大力实施“党建+扶贫+食用菌”工程,推行“党建作保障、政府作引导、公司作龙头、基地作示范、贫困户作股东、种植户作产业”的产业扶贫模式,书写了新时代瑰丽华彩的脱贫“菇”事。

党建统领谋好局

该县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把党建优势转变为攻坚优势,把党建资源转变为攻坚资源。压实责任抓协作。坚持县乡村三级党组织直接抓、三级党组织书记具体抓、县级领导干部挂点抓、党委副书记和农业副职专门抓、驻村第一书记蹲点抓,实行乡镇建设示范基地、县级领导干部包棚、县直单位联乡建棚、党员干部创业建棚,形成了分工明确、部门协作、合力推动的发展格局。完善机制抓推进。成立工程推进办公室,县委副书记任办公室主任,四大班子有关领导为副主任,县扶贫办、食用菌办等有关单位为成员,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坚持周工作例会制度,研讨解决资金筹集、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指导、市场销售等难题。落实奖惩求实效。结合年底综合测评、乡镇科级干部横向比较排队办法、农村党支部书记“352X”绩效考评办法,将“党建+扶贫+食用菌”工程纳入考核范围,依据推进实效,给予政治荣誉、资金拨付、干部调整等方面的倾斜。

夯实基础开好篇

该县树立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鲜明导向,着力建强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支部建在大棚。秉承“基地建设到哪里,党的建设就推进到哪里,党组织就建设在哪里”的理念,指导成立食用菌发展党支部70个,建立食用菌基地党员示范园70个,设立党员示范岗1280个,让红色党建大旗在全县食用菌基地飘扬。夯实战斗堡垒。把村“两委”换届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契机,将3014名优秀村干部选出来,为“党建+扶贫+食用菌”注入了攻坚力量。创新实施基层党组织书记“群组式”帮带培养,将17名乡镇党委书记划分为38组,组建食用菌发展等5个县级先进支书群和17个乡镇先进支书群,实行书记帮带、部门帮带、延伸帮带,激发了基层党组织书记聚力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活力。提升服务能力。引导县级单位党组织立足自身实际,发挥部门资源优势,联乡建棚600余座;驻村第一书记发挥尖兵作用,严格落实“五天四夜”制度,实行驻村蹲点帮扶;乡村党组织积极发挥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职责,全力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带头建棚包棚6000余座、流转土地6000余亩、招引产业链企业10余家,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规模迅速壮大。

党员示范谱华章

该县加强对县乡党员、非公企业党员、驻村第一书记、农村党支部书记等群体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党员、驻村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县乡党员联系。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落实“三个一”党群联结机制,即每人联系一个基地、分包一个大棚、帮扶一名贫困户,全县5000余名党员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发挥协调服务优势,帮助解决问题500余个。驻村干部帮扶。全县178名驻村第一书记、263名驻村工作队员,探索实行“一讲一算四帮”工作法,通过讲政策、算效益、帮劳动、帮技术、帮资金、帮协调,带动贫困户通过食用菌产业脱贫增收。农村党员引领。农村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流转土地1000余亩、建棚包棚800余座、自主种植500余棚,成立合作社17家,带动1000余名群众参与产业发展。

带贫增收“掀高潮”

充分激发县乡村三级党组织和贫困户、种植户内生动力,探索食用菌产业发展与贫困户四种利益联结机制。包棚创业。对有种植能力的贫困户,鼓励利用到户增收项目资金、金融扶贫贷款,“零租金”承包大棚,自主种植食用菌。劳务承包。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经营主体承包大棚,负责菌棒采购、市场销售等,聘用贫困户负责生产,按照比例分红。菌棒托管。对无种植意愿的贫困户,鼓励利用到户增收项目资金、金融扶贫贷款购买菌棒,交由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托管经营,按照一定比例获得收益。基地务工。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带贫主体,吸纳贫困户到基地务工,县政府按照带贫成效给予补贴。

短短两年时间,清丰县就投入涉农涉贫资金2亿多元,新建食用菌基地70个、大棚10200座,种植总面积突破1500万平方米,培育壮大龙丰、业丰、瑞丰等“丰”字系生产加工企业10家,食用菌产业综合年产值达15亿元,带动1.6万名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户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走出了一条党建统领、多方参与、惠及全县贫困群众的食用菌产业扶贫新路子。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分享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