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 页基层党建 》正文

渭源县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纪实

来源:中共渭源县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7-03-08 07:49    阅读次数:    选择字号:T|T

心手相牵 让爱共融

——渭源县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纪实

 

  “我们是渭水源头的志愿者,手捧玫瑰,怀揣爱心,哪里有难处那里就有我……”在激情豪迈的歌声里,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社会的征程上,渭源县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爱心潮涌,释放出强大“正能量”。
  共建爱的家园
  渭源县高度重视志愿服务这一光彩事业的发展,成立了由县文明委领导任组长的志愿服务活动协调小组,制定下发《实施意见》,拉开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大幕。
  渭源县志愿服务工作者协会是定西市率先成立的首家社会志愿者机构,目前注册志愿者5767名,发展理事单位142个,建立了党员、关爱空巢老人、红领巾、文明交通、巾帼、法律等16个志愿服务总队,编创协会会歌《渭水源头的志愿者》,累计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6.4万多人次。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鼓励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关联各行各业、覆盖城乡、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志愿服务格局正在渭水源头逐步形成。
  在众多志愿者中,甘肃省自行车训练管理中心副主任张效明无疑是“特殊”的一个,一心扑在渭源北部干旱山区新寨镇田家岔村、廖家寨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志愿扶贫”事业,数年如一日,赢得群众交口称赞,被评为定西市优秀志愿者。
  五竹镇鹿鸣村农民邓桃花信守诺言义务照顾智障女邻居近10年,市县“道德模范”荣誉称号是对这位“最美志愿者”的最佳褒奖。
  企业家张鹏举情注文化惠民服务事业,创建“碌碡剧场”义演秦腔上百场,集中展示渭河农耕文明器具和藏品,成为广大群众津津乐道和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
  着眼文化惠民乐民,该县组建起了由党政机关、宣传文化、政法系统、教育系统、卫生系统、农业系统、老年体协以及16个乡镇23个分团、649名文艺志愿者组成的志愿者文工团,编创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依托“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大戏”和文艺精品节目点亮百姓生活。
  规范爱的行动
  “在全县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中涌现出‘最美青年志愿者’10名、提名奖14名,‘最佳志愿服务队伍’6名、提名奖8名……”这是渭源县团县委微信公众号“年轻渭源人”关注度颇高的一条微信,渭源志愿服务正向着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
  渭源县文明委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志愿者招募制度、“准入”制度和志愿服务培训、激励机制,把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纳入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和考核指标,鼓励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和聘用有志愿服务经历且表现突出者,并作为评先选优的重要条件,激励全社会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该县建立了政府财政支持、企业赞助、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的多渠道志愿服务资金募集模式,解决志愿服务工作经费和爱心救助资金来源,近年来支助146名留守儿童、30名在读高中生和渭源籍大学生5万多元。
  遍洒爱的雨露
  扶贫帮困学雷锋、服务大型节庆活动以及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突击队作用,是渭源县推进志愿服务行动的主要抓手和有效举措。该县以“学习雷锋、争做志愿者”为主题,积极开展政策咨询、法律援助、扶弱济贫、义务诊疗、义写书画等志愿服务活动,先后组织2000多名志愿者义务献血,每年组织5000多人(次)开展义务植树……
  深入推进“文明渭源、人人行动”大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志愿者走上街头巷尾,走进千家万户广泛开展“关爱农民工共建新渭源”“关爱残疾人共享一片蓝天”“关爱空巢老人弘扬中华美德”等讲文明树新风、扶危济困活动,“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蔚然成风。
  “精简一次接待,少抽一包香烟……”该县向机关单位、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发出倡议,创新开展回收废旧报纸救助贫困学生志愿服务行动,筹集贫困学生救助资金,全县近100个单位回收废旧报纸20000多公斤11000多元,全部用于救助贫困学生。
  该县广泛开展“共产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党员志愿者为社区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家政服务、心理疏导、医疗保健、法律维权、应急救援等为民亲民服务,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和引领示范作用得到了最美诠释。
  唱响爱的宣言
  2016年,渭源县志愿服务工作者协会、回收废旧报纸救助贫困学生志愿服务行动入围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候选名单。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渭水源头的志愿者用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唱响爱的宣言。
  该县加强志愿服务宣传工作,通过文明单位创建大力宣传志愿服务理念,每年学雷锋纪念日、“国际志愿者日”等重点节庆活动期间,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对活动进行宣传报道,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扩大志愿行动影响力,营造浓厚氛围。
  该县充分发挥网络在交流经验、传承文明、服务大局中的作用,组建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队伍,建立利用博客、论坛、微博等互动阵地,广泛开展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活动,掀起了网络文明传播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