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 页组工动态 》正文

渭源县:机制创新护航集体经济消薄倍增

来源:中共渭源县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2-08-15 09:54    阅读次数:    选择字号:T|T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解决村集体“有钱办事”的根本途径,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渭源县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融入县域经济规划,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通过“政策撬动、产业驱动、项目拉动、村企联动、示范带动”,创新机制,积极培育村集体经济新“增长极”。截止7月底,全县行政村集体经济收益5万元以上的行政村达到200个,占比92.1%,走在了全市前列。

创新机制强推动,压实全链条层级包抓责任。盯村党组织增收、群众增收这一核心任务,制定出台《渭源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县级联席会议制度》《渭源县奖励村干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施办法(试行)》《渭源县村级集体经济“消薄达五倍增”行动实施方案》,建立县级领导定点包抓、乡镇党委直接抓、村“两委”班子具体抓、农业农村部门跟进指导抓的工作推进机制,全面压实乡镇党委书记的第一责任人责任、村党组织书记的直接责任人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推动112名村党组织书记依法兼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组建股份经济合作社218个,建立集体经济薄弱村县级领导联系点75个。

示范带动强引领,提升全方位加快发展动能坚持把点上突破、标杆示范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关键一招,分层级制定村集体经济发展计划,采取自主经营、委托经营、合作经营、投资入股等方式,盘活优势资源,争取实施中央和省级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51个,省管党费扶持项目13个。积极创新发展模式,探索推行渭河源村“龙头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五位一体”产业发展模式和撂荒地整治“两委托两衔接一跟进”经营方式,打造区域集体经济发展样板。围绕部分村资源整合不到位,“三资”管理不规范,缺乏项目支撑等问题,鼓励村党支部建立台账、摸清家底,探索开展土地流转、特色种植、养殖等传统产业,多向发力,持续拓宽收入来源渠道,打造年收入45万元以上集体经济经示范村33个。

多措并举强增收,激活全链条追赶进位活力。始终坚持以民生为导向,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兴农富民”重要抓手,紧紧围绕产业增效、集体增收、农民增富,大力动员群众参与蔬菜、花卉、种养殖等产业发展,推动形成“党建链”串联“产业链”“致富链”和“振兴链”联动发展机制。建立撂荒地整治“两委托两衔接一跟进”强村带动经营方式、村村联建抱团发展机制和村企协作公司化运营创新增收机制和光伏带动、项目分红兜底保障、自主经营拓源赋能增收机制。即,一是群众将闲置土地委托村级合作社、村级合作社将集中土地委托给社会化经营组织或经营能力较好的强村合作社,由社会化经营组织或经营能力较好的强村合作社结合粮食安全和农业转型升级进行运营管理,乡镇党委持续跟进指导,做好风险防范和技术指导;二是充分发挥联合党委资源聚集优势,由中心村带动产业相近、地域相邻、要素相聚村盘活集体经济积累资金,共同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三是由村级合作社与社会资本组建合资公司,按持股比例开展公司化作用。先后带动设立村级公益性岗位3207个,推动产业链上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预计今年全县集体经济收益将突破5600万元。

综合施策强保障,提升全周期督考工作实效。创新“党委走在前、常委作表率、委员带好头、全员齐跟进”带头落实机制,建立县级领导干部包抓收益5万元以下集体经济薄弱村机制,结合“书记党建项目”实施,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列入各级党组织“一把手”年度考核和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督促乡村党组织书记围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领办、创办产业项目,倒逼责任落实。严格执行“三资”管理有关规定,针对“包包账”“斩头账”等问题,全面开展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委托代理服务,由会计服务公司为全县217个行政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会计服务,有效提升了集体经济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水平。及时建立“3111”常态化调度推进机制,每季度进行全覆盖调度,每月对34个“消薄达五”村进行调度,每周对排名靠后乡镇进行调度,倒逼全方位谋划、全链条把关、全流程服务,着力提升发展实效。(黄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