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 页组工动态 》正文

渭源:实施“五凤”工程当好乡村人才振兴“后勤部长”

来源:中共渭源县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1-09-30 14:55    阅读次数:    选择字号:T|T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渭源县坚持把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创新实施筑巢“待凤”、精准“引凤”、项目“育凤”、关爱“助凤”、沃野“舞凤”“五凤”工程,精心当好“后勤部长”,激活人才“引擎”,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保障。

筑巢“待凤”,厚植发展“沃土”。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把尊重人才、关心人才、支持人才、服务人才作为助力乡村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头戏”,严格实行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双正职”组长制度,制定出台《中共渭源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关于加快推进人才工作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才培养引进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体制机制,以制度优势厚植人才集聚发展的“沃土”和“洼地”,进一步汇聚人才工作合力,激发各类人才归心归巢、创新创造活力。

精准“引凤”,壮大攻坚力量。积极开展急需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制定出台《渭源县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办法》《渭源县教育系统引进人才优惠政策》等,坚持按政策“刚性”引才、多渠道“柔性”引才、全方位“招商”引才,通过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特岗教师招录、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选调生、事业单位招考等多种方式补充人才,“点对点”大力支持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借助省级重点人才项目、东西部协作、中央定点帮扶等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新技术、新产业,进一步提升全县各领域人才队伍水平,充实人才队伍力量。出台《关于实施“归雁工程”的意见》,鼓励支持281名渭源籍在外优秀人才返乡创业,推动本地资源嫁接外地市场、富民产业转移升级,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人才回归、资金回流、产业回乡”。

项目“育凤”,磨炼奋飞翅膀。持续实施“双百四联”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围绕“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效益发挥”三个方面持续发力,全面实施草牧业人才基地、乡村振兴人才培训、特色产业人才培养、高素质农民培育等5个省级重点人才项目,下达项目资金330万元,培育各类人才7000多人次,实现集聚人才、培养人才和发挥人才作用项目效益最大化,进一步提升乡村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生产经营水平,为乡村振兴夯实农业产业人才基础。

关爱“助凤”,当好“后勤部长”。注重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以家国情怀滋养人才,以爱国奋斗砥砺人才,当好乡村人才振兴“后勤部长”。认真落实县级党政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制度,由县级党政领导干部对口联系专家人才,定期开展走访慰问,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增强人才的归属感。为全省有效正高职称人才发放“陇原人才服务卡”,在医疗、教育、旅游、户籍等方面提供优惠服务。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开辟人才工作专栏,建立人才超市,加强对人才政策、优秀人才典型事迹等方面的宣传,不断增强人才的社会认同感和个人荣誉感,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人才工作氛围。

沃野“舞凤”,共建幸福家园。突出作用发挥,制定《农村实用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精准识别农村种养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等乡土人才4200多名,通过举办“渭河文化美食节”等活动评选出“金炒勺”“种养加”“电商”等14类行业能手487名,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扎实开展人才效能建设活动,组建109个科技服务团队,384名科技人才深入全县16个乡镇217个村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依托科技创新研究中心和中医药、马铃薯等八大特色产业服务工作站,采取“专家服务队+实用人才”“项目+基地+培训”模式,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服务,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建成“众创空间”孵化平台,成功孵化小微企业12家,选派54名科技特派员服务企业发展,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助力乡村振兴。